徐剑华

2017-02-08 20:2036  中国船检   我有话说(人参与)
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32"},"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

徐剑华:三英同舟甘苦与共

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32"},"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2016年10月31日,日本三大海运承运人——日本邮船(NYK)、商船三井(MOL)和川崎汽船(“K”Line)联合宣布,他们将组建一家合资集装箱航运企业(以下简称为“J公司”),以整合集装箱航运业务,同时包括日本境外的码头业务。三家公司表示,合资企业将于2017年1月成立,并于2018年4月1日正式运营。

  第五大承运商蓄势待发

  若干年以前,三家日本公司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联盟——全球联盟、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随着联盟的重组,日本邮船和商船三井加入了同一家联盟——G6联盟,但川崎汽船则加入了CKYHE联盟。直到2016年,THE联盟宣告将于2017年4月成立,这三家公司才预告即将进入这同一个联盟。

  正在组建的J公司将会从根本上超越联盟合作模式。在船队规模、管理和定价等一体化方面,合资企业的优势显然都高于联盟。合资企业将有助于应对国际市场强烈的波动性。相较于其他的并购活动,建立合资企业也许是可预见性最高的了。显然,现在组建合资企业,部分原因是韩进海运破产之后,三家日本公司背后投资者的忍耐终于崩溃了。得到国际支持的财力雄厚的投资商认为,自己多年来已经给这三家班轮公司以足够的支持,在复苏到来之前承受了连续多年的亏损。

  虽然组建合资企业的最佳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但是现在就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好。

  这三家公司在三条东西向主干航线上的在役船舶大多集中在8000标箱以下船型。在今天的市场上,这种规模的船型是很难盈利的。三家合在一起,新公司有能力在主干航线上配置十分有竞争力的服务环线。他们应该会很方便地将租来的小船退还给船东,然后专注于开辟具有竞争力的环线。

  据Alix Partners咨询公司的一项初步评估发现,这三家日本公司的船队合在一起,可以在亚欧航线上运行两条竞争力强大的环线,在亚洲-美国东海岸航线上运行一条非常有竞争力的环线,在跨太平洋航线上用10000标箱船配置五条真正有竞争力的环线。当然,通过THE联盟,他们还可以分享联盟合作伙伴的许多大船。

  以2016年12月15日Alphaliner的数据计算,J公司的现役船队运力达到136.3万标箱,成为继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和赫伯罗特之后的全球第六大承运商。待这三家承运商所分别订造的共22艘在建船舶交付时,他们的总运力将增加34.4万标箱,达到170.7万标箱,超越赫伯罗特(155.9万标箱),成为全球第五大承运商。

  表1 显示J公司在各主要航线市场上的实力地位。由表可见,目前,三家日本公司在亚洲-北美东海岸和亚洲-北美西海岸的市场份额之和分别为19%和14%。

  整合的背景

  德鲁里在其“集装箱观察周报”(Container Insight Weekly)中表示,三家日本班轮公司合并为一家合资企业,符合当前的并购活动浪潮,这是由生存的本能以及从更大的规模经济获得成本节约的理念所驱动的。

  几十年来,日本航运企业的合并被认为是行业投机的固定模块。近两年来,业内经常在讨论三家日本班轮公司是否可能合并的问题,但当事企业往往回应道,三家日本家族企业各有各的投资行业组合和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两家日本企业整合的难度甚至超过收购一家外国企业的整合难度。因此,今天三家企业的班轮公司板块能够走到一起,充分表明了这三家承运商处于极大的运营压力之下。

  尽管各自继承了辉煌的遗产,但是自2015年以来,这三家日本公司都陷入了可怕的亏损深渊,而且目前还看不到尽头。

  据笔者估计,2009~2015年七年期间三家公司的累计亏损额分别为:商船三井亏损24亿美元,日本邮船亏损6亿美元,川崎汽船亏损6亿美元,三家总共亏损36亿美元。

  自2012年以来,三家日本班轮公司大部分季度处于亏损状态,商船三井更是每个季度亏损。据德鲁里估计,这三家公司自2012年以来的总亏损额高达15亿美元。这个亏损额只是很粗糙的数字,因为其中还包括一些非集装箱业务的活动,而且每家公司的会计方法略有差异。

  2016年上半年情形更加恶化,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分别亏损17.3亿美元、15.9亿美元和4.4亿美元,合计约为37.6亿美元,超过2009至2015年七年亏损总额。

  有了韩进海运因拒绝同现代商船合并而破产的先例在,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三家日本班轮公司终于排除一切阻挠,消除分歧,决定仿效中远中海模式,走上合并的道路。

  据推测,三家日本班轮公司合并所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缩小同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两大巨头之间在单位运输成本方面的差距和减少亏损额。韩进的前车之鉴表明,单凭联盟关系(韩进垮台之前是CKYHE联盟的成员公司,并已被选中为即将成立的THE联盟的成员公司),并不能达到所需要的降低成本的目的,而并购可以。

  共享的家产究竟有多大?

  Alphaliner公布了日本三巨头的家族谱系,显示12家日本承运商在20世纪60年代合并为6家公司,然后在80~90年代进一步合并成现在的三家公司。

  三家承运商均表示愿意放弃或者融合自己的公司名称,比如Mitsui O.S.K.航运公司,从其名字可以追溯到1964年合并之前的Mitsui Senpaku K.K和Osaka Shosen Kaisha公司。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合资公司开始运营时,他们会使用一个单一的“品牌”。

  这三家承运商表示,他们期望能够实现每年约1100亿日元(接近10亿美元)的整合效益,并且快速实现财务业绩稳定。1100亿日元的整合效益是基于已经确定下来的项目,预计实际的总效益会比这个数大很多。

  据估计,最大的整合效益会在其采购领域实现。目前三家班轮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在合同谈判中占据话语权优势。

  J公司将如何运营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三家承运商表示,日本邮船将会做出38%的“贡献”,并且在合资公司中占据同样比例的股份。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各出资31%,并且同样在合资公司中分别持有31%的股份。
  他们说:“出资比例是根据第三方组织的研究结果决定的,该研究综合考虑了公司的资产价值、利润率和船队。尽管出资比例不同,但是三家公司正在协商以同等的地位来经营合资公司。”

  根据联合声明,三家公司的总出资额将达到3000亿日元(27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境外经营的船队和码头运营业务。

  奇怪的是,英国船舶价格在线评估(VesselsValue)对这三家承运商合并后船队的估值高达52亿美元,船舶价格在线评估(VesselsValue)给出了其“非租赁”船队的估值如下:

  日本邮船:68艘总运力达507046标箱的船队估值为23亿美元;

  商船三井:35艘总运力达307449标箱的船队估值为17亿美元;

  川崎汽船:31艘总运力达240440的船队估值为12亿美元。

  此次合并并不包括在日本境内的码头,也不包括这三家公司所从事的其他业务,比如散装货业务、重件货与滚装业务、渡轮、离岸能源、工程和采购、物流、航空货运、房地产等业务。

  在12月15日Alphaliner公布的前100强的船队中,这三家承运商的船队排名如下:

  日本邮船:排名11,经营98艘船舶,总运力达518897标箱(其中45艘自有船舶的总运力是267544标箱,53艘租船的总运力是251,358标箱)

  商船三井:排名12,经营79艘船舶,总运力达494209标箱(其中22艘自有船舶的总运力是151316标箱,57艘租船的总运力是342893标箱)

  川崎汽船:排名15,经营59艘船舶,总运力达349677标箱(其中12艘自有船舶的总运力是80150标箱,47艘租船的总运力是269527标箱)。

  另外,根据Alphaliner的报导,日本邮船订造了11艘船舶,运力共计154156标箱,商船三井订造了6艘船舶,运力共计120900标箱,川崎汽船订造了5艘船舶,运力共计69350标箱。三家公司共订造22艘船,总运力是344406标箱,为现役船队总运力的25%。

  整合的难度

  过去20年里,业内人士一直在质疑三家日本班轮公司为何不能合并成一家。与此相反,熟悉内幕的“消息源”人士则坚称三家公司绝对不可能合并。他们的理由是,这三家公司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家族财团,各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和顾客群体,更重要的是三家公司之间一直在相互倾轧。

  虽然三家公司为合并过程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但是,要把三家公司的员工、办事机构、系统、供应商和企业治理结构等等各方面都整合到一起,其复杂程度和难度,远超过两家公司之间的整合。这样的整合,也许是集装箱化革命60年来的首次。

  尽管如此规模的整合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日本航运业在企业整合方面有着无数次的辉煌历程。而且,这三家公司在海外还有许多提供多式联运服务的合资码头。尽管如此,三家公司的合并毕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进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无数意想不到的陷阱。

  三家公司整合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一体化。当然,考虑到今后重点耕耘的领域是在个性化十分强烈的汽车物流部门,这方面的困难也不是难以克服的。从半导体行业和移动电话行业整合的经验来看,只要企业的目标和愿景一旦确定下来,日本公司之间的合作总会相当成功,三英同舟的J公司一定会融合得天衣无缝。

  其次是首席执行官的遴选和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自从1968年日本邮船推出日本第一艘集装箱船“Hakone Maru ”号以来,这三家公司的掌舵人都十分忠诚地为各自服务的家族企业效力。考虑到三家公司一直以来的互不服气,或许他们会推举一位立场中性的首席执行官,而且很可能是非日本人。目前还不清楚的是,哪家公司在合并过程中会被授予更大的政府权力,以及哪家公司的信息化(IT)系统将成为新公司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虽然对于日本承运商来说,合资经营并不新鲜,但是这三家公司分属于不同的财阀。商船三井(MOL)是三井集团(Mitsui Group)的一部分;日本邮船(NYK)是三菱集团(Mitsubishi Group)的一部分;川崎汽船是DKB集团的一部分。但是三菱集团国际商务与金融部门主席杰姆斯·林肯说,财阀下属的子公司与财阀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松散的。

  杰姆斯·林肯表示:“自2000年初以来,出现了很多跨集团联盟。三菱集团有点担心。当其他企业支离破碎的时候它仍然保持整体运作。但是日产(Nissan)和三菱汽车合并表明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日产拥有三菱公司的控股份额。”

  再次是避免忠诚客户的流失。在即将到来的联盟重组浪潮中,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的关系面临着重大的转移和调整。然而,因为三家日本公司本来就预定在同一个THE联盟中,所以合并行动对客户供应链的干扰和影响将会降低到最小限度。即使如此,竞争对手总会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掀起价格战。其他承运商往往会紧紧盯住那些“金牌”客户,努力说服他们忘记过去的合作方,把业务转移过来。竞争对手“策反”日本公司忠诚客户的行动,往往会造成运价波动。客户大逃亡一直是待整合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因此,“一加一”在很多时候小于二。最明显的是时机的选择。2017年4月,新的THE联盟就要开张,在企业合并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客户不流失,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点任务。

  最后是包括债务清算和资产损害在内的巨额整合成本将如何分摊。跟中国和韩国承运商从政府接受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不同,日本承运商完全经受市场化的洗礼。但是,一些市场观察家相信,三家公司的这一轮合并肯定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日本内阁发言人在三家公司宣告合并之后曾经发表声明,欢迎三家公司的合并决定。但是,日本政府是否会向三家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现在还无法得知。

  摩根斯丹利的分析师Takura Osaka说:“由于资产的移交和整合,在2018年3月31日结束的财务年度里,新公司将面临巨额亏损的风险。自有船舶需要低价转让给新公司,而租入船舶在租约到期以前归还船东时需要缴付一笔补偿金。”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损失将如何分摊。

  在2016年12月1日的三公司联合声明中说,将在2018年4月1日投入营运的新公司,通过整合协同带来的收益将达每年1100亿日元(10亿美元)。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从现在起的四年时间里,对他们三家公司来说都将是十分艰难的一个时期。前面所预期的协同效益至少要到四年以后才会成为现实。

  相关各方的评价

  日本三英同舟,最受益的承运商是赫伯罗特。据马士基的观察,赫伯罗特或许曾经力促三家日本企业合并为一家,以简化THE联盟的结构,但是赫伯罗特对此说法不予置评。尽管如此,赫伯罗特已表示欢迎三家日企的合并决定,因为这项合并肯定会减少联盟内部的协调成本,加快决策过程。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鲁尔夫·哈本·约翰逊评论此次合并说:“合并正在继续,这是必须的,也有助于行业的恢复以及可持续发展。合并后的企业将会是THE联盟中一股强大而且有重要影响的力量。我们非常期待与他们的长久合作。”

  在日本三大承运商宣布合并之后。THE联盟发布了其关于服务网络的计划。承运商计划在主要的东西方贸易中提供31条服务环线,包括在跨太平洋贸易中16条,跨大西洋贸易中6条,亚洲和北欧之间5条,亚洲和地中海之间3条,亚洲和中东之间1条。

  德鲁里在其“集装箱深度周报”(Container Insight Weekly)中说,“三家日本班轮公司的合并是为了跟上当前这一轮行业并购大潮。这一轮大潮是由生存本能和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节约的愿望所推动的。当前这一轮并购大潮并不能直接解决全行业运力过剩的沉疴,只能够提高各公司的生存能力。为了把大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发扬光大,涉及中等规模公司被并购的第二轮较小规模的并购潮的出现是大概率事件。班轮行业正朝着公司数目更少、实力更强、更稳定的方向前进。”班轮行业“巨兽”时代的雏形已经依稀可辨。

  行业分析师不认为监管机构会因为这次并购的规模相较于一些最近的并购活动的规模较大而阻止它。

  SeaIntelligence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斯·约翰逊说:“鉴于日本承运商的规模比最大的承运商小太多,我不认为监管机构会在此事上有所阻挠。中型规模的承运商有很多,一方面,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另一方面,它们还不够强大,所以没办法成为影响市场的角色。这是日本承运商所做的用于得到已覆盖的市场的措施。但是这也给市场上的中型承运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比如东方海外、阳明海运和现代商船。”

  事实上,中等规模的班轮公司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从船队规模来说,它们无法同大公司竞争。另一方面,从船队运力构成来说,它们的船在区域性市场上又显得太大。

  Dynamar的高级航运顾问德克·维瑟认为此次合并是一项必要的、迫切的举措。维瑟在一篇电子邮件中说:“除非监管机构处于极大的压力下,否则他们会同意这项特殊的合并活动,这是一项典型的文化融合活动。事实上,这三家日本最大的航运公司的合并船队总计140万标箱的运力(恰好是地中海航运的一半,或者马士基航运的44%)。按他们合并后的体量,如今只能排在全球第六,这表明他们各自继续独立运营是不可取的。而地中海航运和马士基航运无论如何不会考虑日本本土的托运人和货主的利益。”

  不过,美国国家工业运输联盟(NIT)海洋运输委员会主席皮萨诺说,联邦海事委员会(FMC)需要保持警惕。他说:“看来航运企业已经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船舶共享协议(VSA)下合并与参与将会成为实际的需求,这是为了在运力严重过剩的亚洲-北美的贸易航线上生存下去。我们的NIT成员希望与强大可靠的合作伙伴一起,专注于服务以及运价结构。这些发展表明,联邦海事委员会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来确保任何合并或者是VSA参与方能够对营造良性竞争市场环境以及美国托运人对承运商的选择余地足够大。”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供应链和海关政策副主席乔内森·戈尔德说:“我相信集装箱航运市场将会继续出现合并案。我们期望这次合并能有助于集装箱航运业更具成本效益和效率。虽然现在讨论此次合并将会给全美零售商协会成员或者行业其他人带来的影响为时尚早,但是,我们认为这次合并是积极的,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承运商在整个合并过程中与货主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新公司在2018年如何开展运营。”

  更多热点新闻请登录中国航贸网(Snet): 《外贸魔方》代理商招募书

咨询热线:13651105957

网友评论

(function(){ var appid = 'cys8z6IgV'; var conf = '600190da31b0d037a967f3f8c80f0126'; var 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if (width < 960) { window.document.write('<\/script>'); } else { var loadJs=function(d,a){var c=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document.head||document.documentElement;var b=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b.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b.setAttribute("charset","UTF-8");b.setAttribute("src",d);if(typeof a==="function"){if(window.attachEvent){b.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var e=b.readyState;if(e==="loaded"||e==="complete"){b.onreadystatechange=null;a()}}}else{b.onload=a}}c.appendChild(b)};loadJs("http://changyan.sohu.com/upload/changyan.js",function(){window.changyan.api.config({appid:appid,conf:conf})}); } })();

相关阅读

徐剑华徐剑华:SM航运无知者无畏?
徐剑华徐剑华:现代商船“豪言壮语”底气何来?
徐剑华徐剑华:2017年集装箱运输业面临新挑战
徐剑华徐剑华:追思韩进
徐剑华徐剑华:马士基巨变前夜的“草蛇灰线”
中国航贸网现代商船2018年三季度以后或可盈利
中国航贸网2016年马士基集团亏损额达19亿美元
中国航贸网美国船东DHT在现代重工订造2艘VLCC
中国航贸网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预计明年6月通车
中国航贸网巴拿马运河1月打破月度吨位记录
中国航贸网2016年12月中远海运港口生产数据
var aTab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_16").getElementsByTagName('table'); for(var i=0;i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