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4 08: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有话说(人参与)
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32"},"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发展态势

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32"},"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刚刚结束的G20峰会所取得的共识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全球化会否逆转的担忧也弥漫会场内外。从中国的情况看,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贸易的不景气令中国不得不致力于积极财政政策。本文试图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前景。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过去20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唯一的遗憾是名义GDP增长、实际GDP增长与CPI之间的关系始终纠缠不清。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CPI的所谓模型有关。如图所示的几条曲线便是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的作品,显得非常有意思:

  (1)从人民币计价的名义GDP增长看,过去20年年平均高达12.87%(如包括2016年,则年均增长12.6%),其中的7年更高达17%以上;特别是中国经济在1999年-2008年堪称“黄金十年”,其中2007年更达到十分惊人的23.19%(虽然低于1994年的36.34%、1993年31.18%和1995年26.12%;但2007年GDP总量是1995年的4.40倍,同时1993年-1995年通胀的贡献较大),堪称奇迹!但潮涨就有潮落,2007年也成拐点之年,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出现,导致2009年经济“陡降”,当年名义增速仅为上年一半,从此角度看,当年的“四万亿”政策有其必要性。

  另一方面,强刺激的效用必然边际递减,仅仅2年(2012年)后,名义增速再次失速,而2015年仅仅5.08%的名义增长率是改革开放36年来的最低(此前最困难的1990年也有13.17%)可以认为,如以名义增长率看,中国经济不仅告别了高速增长期,可能双位增长也有点勉为其难了;从1998年、2008年以来的经验看,即便我们已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多时,但以边际递减的规律看,2020年后的增长靠什么还是未解之题。

  (2)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增长率也很有趣(数据来源于IMF):一是1996年-2007年的12年,美元计价GDP名义增长曲线和人民币基本同步一致,唯一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6.9%,导致2007年美元计价的GDP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8.83%;二是过去20年中,美元计GDP名义增长率的峰值(29.34%)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这非常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反思:我们的预警机制发挥作用了吗?汇率问题同样突出地反映在2011年24.16%的名义增速(美元计)。

  (3)上图中以美元计GDP的实际增长率是个理论值,即以美元计名义GDP减去CPI,这可能和实际有偏差;事实上,笔者同时计算了人民币的名义增长减去CPI,再考虑当年汇率之公式,笔者发现,两者在个别年份差异较大,但波动趋势几乎没有变化。

  显然,2005年-2008年及2010年-2011年的升值对此产生正面影响,而2014年-2015年的贬值是有一定的负能量的。如此得到的增长曲线非常有趣:进入新世纪的前15年(2000年-2014年)几乎均为双位数增长,而2007年增长率竟然超过24%。显然,中国入世红利释放是关键之一。其次,2005年-2008年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基本面非常优秀的体现;但2009年的“陡降”本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定程度上我们被2010年-2011年的“虚火”所迷惑,笔者对于人民币竟然升值至2013年底分外惊讶,当然如果我们能漠视来自于美欧压力的话。

  再次,真正需要我们今天高度警惕的是,如何看待2015年的4.8%?笔者认为,如果今后以美元计的中国经济实际增长能达到5%左右,是值得击掌庆贺的。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一是如果美欧日对2%的通胀率望眼欲穿的话,那么中国更应警惕通货膨胀。现在火热的房地产吸纳了绝大部分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信用溢出,当然当前的经济回稳也当“感谢”房地产;二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客观上就是鼓励全社会加杠杆,无非是政府、居民(从2008年底的2.98万亿增加到今年6月的17.59万亿,增长5.9倍,其中今年1-8月净增3.4万亿,是2008年前总和的114%)还是国企(央企从2008年的4.3万亿到2015年的31.1万亿,增长7.23倍)而已。目前,加杠杆的进程仍没有任何逆转的迹象。问题是:当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后,谁会成为裸泳者?

  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上半年的美元计GDP数据之所以是负值,主因是去年6月30日人民币汇率是6.11,而今年是6.63,即期间贬值幅度达到8.51%;相信2016年全年数据不至于负增长,但能否达到5%,目前尚难确定。在中长期贬值预期成为主流的情况下,美元化后的中国GDP再维持如过去20年那样的高增长已然是不太现实了。

  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众所周知,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黄金增长期的主要推手之一是“入世红利”,曾几何时,中国因为外贸依存度超过50%而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典范,特别是2005年-2007年连续三年超过60%。即便是被称为外向型国家的日本也仅有30%。而外贸第一大国德国2015年在进出口下降11.9%的情况下,外贸依存度仍达70.88%,而其峰值是78%。

  以过去20年的数据看,凡是外贸欣欣向荣的年份中国经济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则会萎靡不振;外贸非常糟糕下,即便财政政策使出洪荒之力也是效果尔尔。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退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准。目前30%的依存度短期基本是谷底了,长期如何仍需观察。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外贸依存度峰值出现在2006年(64.24%),这比GDP峰值(2007年)早了一年;这同时说明加入WTO的红利实际上早在10年前便已开始边际递减。次贷危机彻底终结了WTO红利,只是全球贸易回归上世纪的“老常态”而已。

  中国和美国的GDP比较

  中国对于国际地位是非常看重的,特别是“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的观点很是流行。从IMF的数据看,中国2015年GDP约占全球的14.2%,已然是全球第二;约为全球老大美国的61.2%。

  从历史的比较看,与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1990年中美之比为6.72%、2000年的12.04%到2010年的40.1%、2015年的61.2%。另一方面,从同比增幅的残差(本年占比-上年占比)分析,则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中国和美国GDP差距缩小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考虑到两国汇率走向的不同路径,中国GDP与美国的占比达到75%所需的时间可能远超决策者和经济学家的预期。

  中国如希望进出口继续拉动、至少不负贡献于GDP,那么贬值也许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中国如希望拉近和美国的GDP差距、提升中国GDP的国际份额,则不能贬值过快。在不考虑资本外流的情况下,还应考虑预期管理。这显然不是个有趣的课题。

  总之,由于实际增长率有过多的扰动因素,因此名义GDP的表现更有分析意义,特别是小康标准之一是名义GDP翻两番。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经济中的比例、减少和美国的差距,那么我们更应把如何令名义GDP回升至双位数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只有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至少使其不拖经济增长的后腿,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或所谓的L型才能有保证。在新常态的情况下,如何在全球市场化的窗口——进出口领域推进经济转型与发挥市场的关键作用,适当淡化“量入为出”策略,当是可供考虑的方向。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政策应成为实体经济的指路明灯,而不必成为铁轨上的通道车。

咨询热线:13651105957

网友评论

(function(){ var appid = 'cys8z6IgV'; var conf = '600190da31b0d037a967f3f8c80f0126'; var 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if (width < 960) { window.document.write('<\/script>'); } else { var loadJs=function(d,a){var c=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document.head||document.documentElement;var b=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b.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b.setAttribute("charset","UTF-8");b.setAttribute("src",d);if(typeof a==="function"){if(window.attachEvent){b.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var e=b.readyState;if(e==="loaded"||e==="complete"){b.onreadystatechange=null;a()}}}else{b.onload=a}}c.appendChild(b)};loadJs("http://changyan.sohu.com/upload/changyan.js",function(){window.changyan.api.config({appid:appid,conf:conf})}); } })();

相关阅读

G20G20全球治理指数2016发布
G20G20踏上全球经济长效治理新征程
G20G20杭州峰会释放中国经济六大政策信号
G20中方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
G20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经济马来西亚有望成为东南亚大数据分析枢纽
经济辽宁计划5年内建成4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经济银企合作共赢 促天津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商务部驳投资环境恶化
经济IMF总裁呼吁各国加强反腐以推动全球化
贸易中国与联合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贸易8月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缓解
贸易TPP、TTIP遇低谷为中国催生更多机遇
贸易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获得阿联酋官方认证
贸易中国旗滨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计划增至4亿美元
中国航贸网国务院鼓励国企参与创业投资 促社会资本回归实业
中国航贸网东北特钢将启动破产程序
中国航贸网央企交叉持股风生水起
中国航贸网中国油田进军世界舞台
中国航贸网广西有色破产:揭开钢铁有色业债务风险盖头
经济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贸易2016年1~5月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中国航贸网2016年8月中远海运港口生产数据
var aTab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_16").getElementsByTagName('table'); for(var i=0;i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