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航贸网! 

 
水上运输 - 陆路运输 - 航空运输 - 综合物流
行业动态 - 统计数据 - 行情.报告 - 交通股市 - 政策法规 - 运输黄页 - 港口资料 - 行业知识
船期.运价发布 - 船贸货盘 - 企业信息自主发布 - 人才频道
 [本周询价]
搜索引擎:
牛市回眸 711
[2007-10-10]

  2007年十一赶刊:牛市回眸
  五一长假之后,转瞬间十一长假又至,航运市场在这短短五个月间经历了一段货运旺季,运价涨幅之高之快,货量之充足,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少见,至今只见市场经历了大起,而并未见其大落。在此,本人不妨将这期间值得一提或印象深刻的事件一一道来,供各位参考。叙述按印象深刻程度,而未按时间顺序:
  1. 造大船
  8月的市场在经历了六七月份的运输超级旺季后开始有小幅回落,而此时恰逢亚洲第一艘万箱船“中远亚洲”号首航投入亚欧航线,使本已不再紧张的欧洲航线舱位更显宽松,似乎是大船下水拉开了欧洲航线市场下探的序幕,至今欧线市场仍无起色。众人大多寄希望于10月市场能有所好转,大船的威力足见一斑。有代理称如果此船一个月前下水,恐怕要赚得捧满钵满,亦可见大船投入运营的时间也很重要。而今造大船已经成为各大船公司必修的功课,大船已有泛滥之势,且有不把市场运价拉下来誓不罢休之势。未来大船投入运营会愈发频繁,对市场的冲击一定存在。试想,中远亚洲一船尚能引起市场些许变化(当然不排除有巧合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叠加效果),未来大批万箱船纷纷投入运营自然不可小视。
  2. 退税调整
  出口退税调整实际上可以说是这五个月来引发国内出口货量大幅攀升,运价大幅上扬的最直接因素,商家为了赶上退税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想尽一切办法加大产品出口力度,如同为今年本已兴旺的市场又添一把干柴。而国家出台限时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的目的是减小顺差,给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走上产品升级换代的创新之路。不想却激活了航运大牛市,多少有些令人始料未及。减小顺差的目的向后顺延了两个月,到8月份效力开始显现;而产品升级换代的设想似乎不够完善,一些小企业甚至行业在难以盈利的重压下只能退出市场,目前市场的低迷状态与此不无关系。此外,六七月份牛市时,既有10月份再次调整退税的传闻,可能是船公司希望以此作为刺激出口市场的有效手段吧;而实际上9月份该传闻得到辟谣,有关部门清醒认识到此举的弊端,未再推出类似政策。
  3. 保税区储货
  在退税引发航运牛市的同时,商家为了更多的出口货物,采取了一种保税区储货的策略,充分利用保税区的功能,提前让货物进入保税区,先保证货物满足退税条件,然后再按部就班将货物装船出口。此举使各地保税区得到空前发展和利用,保税区货物大幅增涨。对航运业来说,大量保税区货物使市场出口货量充足,牛市在时间上得以延续,运价在高位得以维持。当然,保税区储货的成本问题,作假问题也值得引起重视。
  4. 限重
  在此期间另一件引起关注的大事是货物限重,集装箱出于运输安全的原因对货物重量进行限制本属正常。但在前一段的旺季货运期间,限重成了一种特殊赢利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涨价手段。以前一个集装箱的货物,当时可能需要两个箱子装,无形中运价翻番,且超重要加收高额超重附加费。关键是此限重似乎并没有统一科学的标准,各船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定,可谓随心所欲,另货主叫苦不迭,货主不仅要支付高额的运费,而且还要面临重货难出甚至拒绝出运的情况。本人认为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标准,一味限重未必划算,将问题放大想一想,原本一船可以承运的货物,限重后需要两条船承运(或者一条船运两趟),很大一笔收入缴了油钱罢了。而今,随着市场的下探,限重已不再严格,而商家开始利用解除限重的手段增加揽货量。
  5. 中东货:
  几个月来中东货量大增,运价也不断创出新高。去年中东地区运价大致维持在5-600美元/TEU,而今年却一路飙升,平均比去年高出至少一千美元。如果加上超重附加费,运价计划超出去年3倍。在六七月份旺季期间,代理报告中东航线最多的消息除了涨价就是爆舱,这与中东地区的投资战略不无关系。有消息称,中国与中东的贸易额未来几十年内将达到上千亿美元。而石油价格近期一路上涨,目前每桶价格已超过80美元。中东地区不仅石油美元充裕,且一改早期将石油美元交由美英银行管理的做法,而今是自主投资并管理这笔资金,将其投入本国金融、房地产市场及商品出口市场,从而引发中东地区贸易大幅增涨。中国目前正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东运输市场,近期受斋月影响,中东贸易暂时有所改变,随着斋月结束,10月中旬市场将得以恢复。而从长期看,中东航线应该是一条长盛不衰的航线,这一点很多商家已经看到且已经开始专心经营这一地区的航线。
来源:中国航贸网
【我要发表评论】欢迎你来畅所欲言
内容:
 
【热力推荐】(近期新品推荐)
· 订制中国航贸网邮件产品 删繁就简把握行业动态 2007-09-28
· 特别推荐 2005-09-09
更多>>
【中国航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数据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航务周刊和中国航贸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航务周刊、中国航贸网联系。
相关新闻
· 本周询价
· 普涨延后 710
相关数据
分类浏览  
行业动态
统计数据
行情.报告
政策法规
运输黄页
港口资料
行业知识
主办单位:中国航务周刊 ※ 承办单位:中航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关于我们】
网络部热线:010-86872466 信箱:service@snet.com.cn
京ICP证0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