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搜索引擎:
石油勘探设备运输机遇无限
(1071 期,2014 年)[2014-09-12]

  日益增长的近海石油及天然气勘探需求,直接利好件杂货、项目运输及物流企业。未来海上钻井装置和支持设备的项目物流市场,充满商机。

  勘探前景可期

  2014年,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5年之后,中国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据统计,201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已经占到世界石油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而据美国能源消费署(EIA)预测,2014年该份额将保持不变。根据EIA的调查报告,随着中国最大的油田产量达到顶峰,中国正逐步提高近海石油勘探开发的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
  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积极地在中国南部海岸,包括珠江三角洲、琼东南盆地和北部湾盆地进行钻探,那里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琼东南盆地位于海南岛东部的长方形区域。3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在这一地区平均水深1450米处,发现该地区的第一个天然气田,同时在深达3510米的海床下,发现一个中型的气田,证实了在该区域良好的勘探前景。
  而在去年10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处位于珠三角地区香港海岸附近的浅海油田正式投产, 主要开采来自于水下深约120米的三口油井。同期, 该公司在中国南海西南区域的北部湾盆地也投产了5个以上作业井, 平均深度为34米。
  此外,不少外国能源公司也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中国企业联手开发中国近海地区的石油资源。包括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在琼东南盆地,澳大利亚洛克石油及地平线石油在北部湾地区,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均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
  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中国国有石油公司,都在扩张国际影响力。可以说,哪里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哪里就能看到他们勘探、运送和提供工程技术服务的身影。此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还是第一家在北极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中国企业。据普氏能源资讯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展开了在冰岛近海德里克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准备工作。
  巴克莱银行最新一份关于中国油田服务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这份报告还显示,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已经开始扩展到液压破裂萃取领域,预计这种增长势头还会加速。中国的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仍然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利好重大件运输

  对于国内石油巨头乃至他们的全球竞争者来说,全球扩张给相关设备和货物的运输市场带来巨大商机。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出版的最新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名录中,大约有500家企业上榜,其中很多是为油井设备建造海洋平台的造船厂,安装这些海上平台的工程公司以及件杂货、项目运输及物流企业。
  多用途船运输公司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航运),就是受益者之一。中远航运目前经营管理着多用途及重吊船、半潜船、汽车船、木材船和沥青船等各类型船舶100多艘、200多万载重吨,在远东至地中海、远东至欧洲、远东至波斯湾、远东至美洲、远东至非洲等航线上,形成了稳定可靠的班轮运输优势,实力雄厚。近年来,其在石油探测及开采设备运输领域,也频频发力,石油钻探设备组件已成为中远航运的一大货源。
  据中远航运海洋技术中心总经理介绍,中远航运已经运输了超过10个钻井平台,单件重量从6000吨到12900吨不等。其装卸过的最大的货物,是重约24500吨的圆形钻井平台,当时由载重量达50000吨的重货船运输。近期,中远航运刚交付了多个名为“jackets”的钢架,这些钢架重量从1500到5000吨左右不等,将被用以支撑近海钻井平台的支架。
  上海振华重工也是直接受益者之一。自2011年以来,这家总部设在上海的海洋重型装备制造商,一直在为近海石油业的客户建造自升式钻井平台,并进行相关的运输工作。振华重工的近海石油部门完成了史上最大的一单钻探设备业务——一个25000吨的平台,并由旗下的上海振华船务将它安全地运送到位于巴西海岸的一个基地。
  把如此庞大的钻井平台移到船坞码头,再将其装载上重货船并非易事。“对于客户来说,运输安全是最重要的。这需要在运输的规划阶段进行大量的计算,我们现在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这项可靠性分析,而这些工作都非常耗时。”振华重工某项目主管说。
  据他介绍,从具体操作来看,在船坞码头定位这个平台并将其缓缓放到水里,大约需要3个小时;再用拖船将漂浮的钻井平台引到停泊的船上,又需要3小时。但最耗时的并非这两步,而是固定重货船,一般需要10个小时左右。之所以需要如此长的时间,主要由于这一过程极其复杂,不仅需要将压舱水注入船舱内,慢慢将载货甲板放到水位线以下,还需要用四个有系泊缆绳的拖船,将平台放到水下的载货甲板上,然后添加压舱水,使甲板达到可以保证平台长时间安全运输的高度。(本文译自 BREAKBULK MAGAZINE  5 - 6 月刊)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作者:肖姝

【我要发表评论】欢迎你来畅所欲言
内容:
【热力推荐】近期新品推荐)
· 订制中国航贸网邮件产品 删繁就简把握行业动态 2007-09-28
· 特别推荐 2005-09-09
更多>>
【中国航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数据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航务周刊和中国航贸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航贸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航务周刊、中国航贸网联系,或者联系本网站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王英波律师。

相关新闻
相关数据
分类浏览
行业动态
统计数据
行情.报告
政策法规
运输黄页
港口资料
行业知识